bwin,bwin真网

图片
媒体看师大
  

中国日报中文网 | 天津师范大学举行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暨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科学论坛


发布时间:2024-11-11

近日,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暨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科学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师范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原校长宫辉力教授、国际地理联合会原主席Mickael Meadows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小娟教授、天津城建大学校长王中良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与来自全球9个国家,30余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包括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地理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知名专家和国家级人才20余人。

会上,张国友指出,新时代中国地理学会肩负着为推动地理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决策参考的责任使命。天津在中国近代地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积极搭建智慧碰撞、资源聚集的共享交流平台,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共同探讨地理科学专业建设、地理学科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赢的发展格局,在服务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新作为,推动地理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在开幕式致辞中向参会嘉宾介绍天津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思政育人特色、学科建设成果等情况。他强调,天津师大地理学科在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要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需求,以高素质人才资源供给和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为产业技术革新和企业提质增效提供智力支持,为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增添强劲动力。

史培军以“地球系统风险评估与综合防控”为题作主旨报告。他结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的理论与实践,介绍全球及中国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最新成果,阐述地球系统风险防控策略,结合京津冀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防灾减灾救灾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策略。

宫辉力、Michael Meadows、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纪平研究员、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主任李国庆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一处高阳副研究员以及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崔铁军教授、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武建军教授、水资源与水环境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王义东研究员,结合个人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围绕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引导的地面沉降试验场建设、城市群湖泊和湿地生态环境演变、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标准与技术、对地观测及其区域发展战略、地理学科基金申请与资助、地理大数据与模型、京津冀协调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环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与空间分异等问题奉献精彩的大会报告。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演变、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城市群生态环境演变、地理大数据与大模型、全球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地球关键带物质循环与全球变化、新时代地理教育的使命与价值塑造等专题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本次大会设立研究生论坛,近50名博硕研究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有效激励各单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为加强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地理科学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共促育人质量提升,共享研究创新成果,本次会议特别邀请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地理学会和相关高校负责人,围绕共筑地学高地,深化交流合作,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动学科发展提质开展专题研讨并达成一致共识,形成“2024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科学论坛天津倡议”。京津冀三地地理学会还决定向中国地理学会提出申请,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科学论坛”作为常设项目,定期在三地举办。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是由教育部发起,旨在推动高校、企业、院所共同打造的开放合作新机制、新领域、新平台。天津师范大学已连续两年承办“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分会场工作。通过会议积极汇集国内外产学研用相关方的智慧力量,共同推进地理科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形成合力,写出“大文章”。

来源:2024年11月8日 中国日报中文网

链接:https://tj.chinadaily.com.cn/a/202411/08/WS672db0aba310b59111da262b.html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