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n,bwin真网

图片
媒体看师大
  

天津教育报 | 高校专家解读二十大报告“教育”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2-10-19

加快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人才高地提供关键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以“教育”为关键词的相关内容,这些关键词背后有哪些深意,如何理解报告中“教育”关键词的内涵?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天津师范大学战略规划办公室主任、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丰向日,丰教授对“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教育优先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等二十大报告关键词进行了细致解读。

关键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报告原文:“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丰向日解读,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新时代的10 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就和变革的背后是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奠基性力量。十年来,教育有力提高了国民综合素质,为消灭绝对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综合国力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首要任务、第一要务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能,科技发展、创新驱动离不开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最终要依靠高质量的教育。与十九大报告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从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独立出来,并提前到高质量发展之后,三个“第一”,三大“战略”,四个“新”,凸显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彰显了教育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基石与奠基作用。

关键词教育优先发展

报告原文:“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丰向日解读,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段话深刻论述了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内涵,“先手棋”指出了教育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相适应”“相契合”“相匹配”进一步阐释了教育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作用;对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让每个人更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奠基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第一”,不断加大投资育人的力度,连续十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比例连续保持在4% 以上,确保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得以落实,一批重大教育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成为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这必将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将加快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

关键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报告原文:“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丰向日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科学、深刻的阐述。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明确了教育的政治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而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依靠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开展全方面综合改革,想国家发展之所想,急国家之所以急,应国家发展之所需,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人才高地提供关键支撑。

来源:2022年10月19日 天津教育报 第A1版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