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杂志 | 有教无类 培养懂儿童的教师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一切为儿童”的教育理念。践行“一切为儿童”的理念,必须以“懂儿童”为前提。懂儿童,就要理解儿童的身心特性,尊重儿童的兴趣,保护儿童的灵性;懂儿童,就要在教育实践中掌握观察和支持的策略,发挥教育机智,推动儿童发展。懂儿童的幼儿园教师是如何炼成的?伴随《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推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又对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哪些新要求?本刊记者采访了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苏睿先,听他分享对教育的思考,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建言献策。
有教无类,培养懂儿童的教师
—— 访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苏睿先
把脉时代,紧跟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教育家》: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提出要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在您看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这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挑战?
苏睿先:2012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7个维度。为了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幼儿园教师的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还应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教研改革的起点和动力来自从事幼儿园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是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疫情下更为凸显,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强师计划》的出台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是要强化学生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规律的掌握;二是要强化学生运用教育学原理,基于对儿童观察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能力训练;三是要强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材施教的幼儿园教育导向;四是要强化适应融合教育的需要,增加设置特殊教育相关课程。
《教育家》:《强师计划》强调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脱胎于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的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有着良好的教育传承,如何服务地区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建设方面的创新,请您分享经验。
苏睿先: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成立于1951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建校初期,学校组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开展研究,各科均编写了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一些教材填补了当时国内的空白。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创新性地提出“理实一体”的教育改革思路,全面增加实习实践的比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2001年,天津幼师并入天津师范大学,成立学前教育学院。学院获得高职层次的招生计划,提高了人才培养规格,也倒逼学院在课程方案设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高质量层次。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传统也输入到学前教育学院,使学院获得更多社会资源。
《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适应这一需求,从学校培养方面来讲,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学院的早期教育专业为例,2010年,我们开设了国内首个针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早期教育专业,培养了全国第一批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对于托育的需求总量大、质量期待高,六七十岁的祖辈还在工作并不罕见,年轻人则有养家的压力,托育成了一些家庭的“刚需”。2000年后,学校在组织招聘会的时候,有一些托育机构开始表示人才缺口大,希望学校能培养早教人才,这一专业在社会需要的驱动下应运而生。和学前教育相比,早期教育更加强调健康、抚育等领域内容,从专业课程配置和实践需要来看都存在“分水岭”,我们作为培养学前师资的专业单位,有义务满足社会需求,增加人才培养的多元性。因材施教,挖掘不同能力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家》:不同学历水平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哪些差异化方案,以便其能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成长节奏?
苏睿先:目前我院招收两类学生,中职学生是初中起点,高职学生是高中起点。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够强,还没有比较明确固定的职业目标。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周一到周五固定时间安排早、晚自习,会有点名;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督促检查,如平时小测、期中考试等。同时,突出岗位技能训练,如手工、绘画、钢琴等,通过题材的精心选择,使学生对儿童和幼儿园产生亲近感,潜移默化中建立职业思维。此外,教学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教师根据每届学生整体情况明确阶段性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好、不掉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中职学生还是未成年人,需要学校精心的呵护、父母般的关怀,在德育培养方面侧重养成教育,从感性层面加以引导。
高职学生心智相对成熟、自主性更强,对职业定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和教师更容易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在培养中,更加注重知识原理的系统讲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清晰的学科专业知识框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用理性教育夯实学生的职业认同,让学生有责任担当;增加到幼儿园的观摩、见习、实践,引导学生从幼儿园教学实践需求出发,查找和弥补自己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差距,明确自主学习训练的目标指向。
《教育家》:学生学历和能力不同,他们是否有共性的培养方向?
苏睿先:从天津幼师到师大学前学院,一以贯之聚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因教育的普及程度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带来学生培养学历层次的不同,但从这所校园走出的学生具有很多共性。比如,他们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必要的技能,如幼儿抚育与喂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观察儿童及开展适宜性教学等;具有乐观向上的情绪,善于与儿童交流,对儿童有吸引力;对儿童有爱心,有终身奉献学前教育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曾有一名成长于单亲家庭的中职生,在舞蹈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找到了胜利的喜悦和人生的自信,由一个消极懦弱的“问题孩子”完成了蜕变。后来这名学生以bwin,bwin真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本科,目前在新疆支教团学习工作。有个班的16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手绘校园地图”的实训作业时,先后修改五次,骑车40分钟前往录制地点。他们愿意尝试,不为分数,只为做到最好。类似的故事都是学生们进取心、积极性的体现,虽然大家的学习水平不同,但并不能因此判断他们的品质。教育者要聚焦不同能力学生的闪光点,有教无类,帮他们发扬长处,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不断成长。
《教育家》:去年,教育部提出撤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转设幼儿保育专业,这一政策对学校和学生影响几何?如何在提高幼儿园教师生源质量方面寻求突破路径?
苏睿先:从学校来看,除了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与模块的变化,形成相互衔接、共筑保育人才素质的课程系统,也应注重调整实习实践,例如我院就将实践性教学学时调整为占总学时数58.3%。目前,由于学院招收中职学生并不多,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走升学而非直接就业的道路。这也是学前教师培养规格的重要提升路径——提高职前教育层次,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要大力推动初中起点“5+2”、高中起点“3+2”招生培养模式改革,使学生在专业学习通道上走得更远更高,基础更扎实、能力更全面。此外,要加强职后教育培训,给现岗教师创造提升机会。
智慧成长,培养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育家》:学院作为天津市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每年接触大量教师,他们在工作中有哪些困惑?如何为他们创造更理想的职业环境?
苏睿先:从统计分析来看,可以将教师的职业成长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年以内的教师,希望做出一定成绩,因为经验和能力有所不足,所以有工作的危机感。他们的困惑在于实践中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规律的理解,对儿童的了解不全面,在开展个性化教学时无法得心应手。同时游戏组织和设计能力有限,在怎样开发新游戏、将游戏组织得更紧凑等方面有所欠缺,面对儿童的危机处理和个性化问题处理能力不足。第二阶段是5-10年教师,渴望拓宽职业发展的通道,有比较旺盛的专业追求。如何科学规范做好幼小衔接是他们教学中会遇到的挑战;bwin,bwin真网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也依然需要培训;如何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来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也存在提高空间。第三阶段是10年以上教师,算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内行”,但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他们期待的是找到新的突破点,专业更上一层楼。
给幼儿园教师营造良好职业环境,至少要从三方面考量。首先,从培养教师开始发展教育,提升师德修养。虐童当然是不能触碰的底线,同时要注意日常言行,不应将社会负面信息和个人消极情绪传输给儿童,在幼小心灵中留下“阴霾”,这一点常常被忽略。其次,加强内部教研和外部培训,开展具有研究性的教学工作,给教师创造专业发展的环境。特别是针对中大班幼儿的教师,要以教研之心帮助他们奠定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最后,创设智慧的环境,通过软硬件塑造智慧教师。不单是教育本身的智慧,还包括处理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家园关系的智慧。幼儿园管理者要认识到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用良好的园风引导教师,保障幼儿园的良性发展。
《教育家》:教师要想成为懂儿童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学校和幼儿园应该怎样帮助教师成为懂儿童的人?
苏睿先:想成为懂儿童的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规律,关注和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实施科学评价。观察是评价的重要手段,能够懂儿童的教师一定是善于观察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儿童视角下的职业敏感性,拥有足够的观察练习与训练,以便掌握专业方法,同时具备观察文本的撰写与表达能力。有了充分的观察,教师还要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关注幼儿日常表现,有效运用谈话、家园合作、作品分析等方法,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儿童。
从职前教育讲,可以将传统的“学前儿童科研方法”课程调整为“幼儿观察与评价”,并在实习、实训中加强对儿童身心发展解读的能力训练,通过岗课赛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与评价幼儿的能力。从职后教育讲,天津幼师附属幼儿园开展了基于幼儿成长档案的适宜性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参考我们18年的经验来看,可以针对不同入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开展观察与评价模块化专题培训,深化幼儿园教师对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和观察、评价能力的训练。
来源:2022年6月 《教育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