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师指南:深化网络育人 打造指尖上的“大思政”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建起基于平台矩阵、特色品牌、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互联网+”思政教育新格局。
打造新媒体矩阵 实现网络思政教育全覆盖
天津师范大学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主动适应信息传播、舆论格局和师生认知特点的新变化,积极整合校内各媒体优势资源,组建了以学校官方主页、微博微信等校级平台为核心,50个二级单位新媒体平台为延展的网络媒体宣传矩阵,涉及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多个平台,共同发力、形成联动,有效覆盖bwin,bwin真网2万余名学生。
2020年以来,在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新媒体平台发挥了重要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学校官微开设“战疫”“党旗飘扬”“党徽闪耀”等专栏,对疫情防控一线的教职工、学生志愿者等典型事迹进行及时深入报道,持续推送健身防疫、经典阅读、心理调适等内容,带领bwin,bwin真网学生汇聚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校院两级网络媒体平台持续推出“奋斗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专栏,以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为主线,推送了一大批适合网络传播的音视频、H5、Vlog等作品,面向青年学生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教育引导,提高宣传到达率、阅读 率、点赞率,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式”融入青年学生。
目前,学校各级各类网络媒体宣传平台总关注用户近30万,日均发送图文消息60余条、阅读量超5万次,多个单条推送阅读量突破10万,入选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新媒体专业工作室。
打造特色品牌 增强网络思政教育黏合度
天津师范大学在网络思政教育中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找准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与学生认识的共鸣点、与学生思维的交汇点, 让思想政治教育像“盐”一样融入学生,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
认真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通过设置议题、细分受众、个性化打造等途径,用好“网言网语”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各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典型宣传等形式,既结合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宣传,又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体现校园特色、师大特色。在面向学生群体的推送内容中,既讲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理,又讲个人健康成长的小目标;既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又有聚焦师生所思所盼的小话题,思政教育通过网络“动起来”“活起来”,春风化雨般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与祖国同向同行。
不断打磨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融合特色品牌。师大官微以“我的大学 小薇相伴”为宣传语,设计制作卡通形象“师小薇”,并在学生群体中遴选形象代言人,师大官微成为天津首家推出真人形象代言人的官微。“师小薇”以清新亮丽、健康向上的形象参与到线上线下各类活动中。学校共青团官微“继之青年”推出了“小桃之小李之”IP形象,并陆续推出系列海报以及钥匙扣、文化衫、贴纸等文化衍生品。学生工作部官微“天师学工”推出由百名辅导员精心打造的100节“ 党史微课”,讲身边故事、讲精神实例,青年学生在传播中互动、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与祖国和时代同频共振。
积极鼓励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打造网络思政教育品牌。以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王雪超创建的微信公众号“超哥有话说”,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辅导员获奖者张家玮的“家画佳话”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成为了解学生思想需求、回应学生思想关切的重要渠道,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强大感召力。
打造服务平台 助力网络思政教育做实功
天津师范大学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服务管理平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中,不断扩展网络思政工作辐射力和实效性。
不断完善“网络化”管理。在推动共青团“第 二课堂成绩单”建设过程中,搭建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发布与管理、学生参与活动的记录与评价、学生社团基本情况和运行规范等于一体的网络系统平台,充分利用手机载体,整合校内思政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获得感。一年来,bwin,bwin真网39个实施单位通过系统发布第二课堂活动1043个,108326人次学生报名参加。平台收集的学生各类实践活动大数据为学校科学评估实践育人成效、了解学生成长状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系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入选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不断创新“网络化”服务。学校开设“师生热线事事通”信息沟通平台,将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纳入思想教育工作领域,通过手机端实时把脉,及时解决师生提出的意见建议。无论是食堂饭菜口味、教室卫生状况,还是教师课堂教学、图书馆自习环境…… 师生们动动“指尖”,就能随时随地把所见所盼的大事小情反映给校方并迅速得到解决。三年来,平台共收到师生意见建议9400余条,办结率达100%,既畅通了校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又通过实时信息反馈,精准关注师生思想心理动态,将解决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有机结合,提升了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师生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2022年6月 政工师指南
【关闭】